曾經
我的志願是當個娛樂記者
但 現在卻不是了…

除了自己的境遇所致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是娛樂圈跟我以前所渴望進入的
已經大大的不同了…

這或許只是我對現在藝人的偏見
但我真的從他們身上
找不到以前那種藝人會讓我願意迷戀的特質

你可能會說「那是因為你長大了 所以才不再迷戀偶像」
但 熟識我的人都知道
我直到現在 都還是一個「追星族」
而且也總注意著娛樂圈的動態

現在檯面上的藝人
普遍讓我不欣賞的理由
就是他們「太速食了」

這樣的形容詞讓你感到困惑嗎?

「速食」
指的是可以很快的食用完畢的物品

現在的藝人 紅得快、不紅得也快
演藝生涯往往沒有幾年
更難有所謂的「代表作」
就算剛開始是「一線」
後來也很可能因種種因素 
退居「二、三線」甚至消失不見

這當然是娛樂圈的自然變遷
市場的主動淘汰機制
但是 背後卻還是有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首先 是「急速走紅」

不同於多數早期藝人
苦熬多年終於出頭的辛苦歷程
現在的藝人常常在參加一項比賽
或是在電視節目中大放厥詞、大展體態後
突然地成了媒體寵兒

更甚者則像是擅自炒新聞者
(ex.許純美、柯四海之流)
也被歸為是「娛樂圈」的一份子

這種急速走紅的型態
容易帶來的影響是…

「讓藝人不懂得珍惜眼前的成就」

就因為沒有「得來不易」
也因為沒有「汲汲營營」
更不用怕不紅了時的「兢兢業業」

使得觸目所及不少藝人
都十分放肆地揮霍著自己的演藝生涯
私生活不檢點也就算了
也不用心於增進自己身為「藝人」的能力

試想 當各行各業的人
都為了「保住生計」而努力時
這些一炮而紅的新一代藝人們
卻可以輕鬆愉快、甚至極為「大頭症」(註①)
就能賺進比一般人更多的金錢
實在很難讓人相信
他們會懂得從這份工作中得到成長…

再來 是媒體的「過度消費」

其實媒體「挑新聞」炒的事 早已不是新鮮事
只是現在的娛樂新聞
尤其充斥著過於聚焦在特定少數人物身上的情形

不僅會很快的讓閱聽大眾感到疲乏
新聞沒有新意
也會使一個原本前景還不錯的藝人
很快的就因被用放大鏡檢視而縮短了演藝生命
(當然 這不包括那些本來就說謊、吸毒、不潔身自愛者…
 本人有道德潔癖 不是很能接受人格上瑕疵過於明顯又不知悔改的人…)

這也像「速食」所延伸出的概念
用大量而相似的內容 快速的把空間填滿
看似充實 卻會發現實質上極為空洞重覆

最後 是「模仿效應」

當螢光幕前的人 
呈現著他光鮮亮麗的一面
總會令人忍不住嚮往

但 如果那些光鮮亮麗並不是如此美好呢?

各行各業的背後 都會有他的辛酸談
相較於以前的藝人 現在的真的好多了…

就拿偉忠幫來說 
以前跟著王偉忠的許效舜等人(連環泡時期)
哪個不是苦哈哈的只為獲得演出機會
要他打滾就打滾、裝醜就裝醜…

現在的藝人 真的好當多了
圖體出道的
有不少(不是全部)只要扮酷、傻笑、裝可愛
就算沒演技、歌聲差 
只要行銷做得好 
觀眾也照單全收 至少有個「順便被喜歡」的效益

單打獨鬥的藝人相較之下
是辛苦一些…
但是 有時候聽到某某出片新人
實在很懷疑…「唱片公司選人的基準在哪?」
怎麼聽、怎麼看 這所謂的「新人」都沒有讓人眼睛一亮的特質…

只是 當星夢變得太容易達成
不像以前的「藝人」夢總是遙不可及後
就越來越多人想要投身於這個世界

會哼幾段音樂就是「創作型」
會跳幾個小節就是「動感型」
會點幾滴眼藥水就是「演技派」
會說幾個冷笑話就是「搞笑派」…

我必須承認 我做的可能也沒有他們好
只是 真的覺得… 這些身邊很多人都會的事
這些想成為「藝人」或僥倖也獲得出道機會的人
到底比別人厲害到哪裡去?

除了網路上一再批評的「抄襲」外
不停的「複製流行元素」
和「亂炒新聞」等
也因此製造出很多負面形象大於正面形象的藝人

讓娛樂圈中的藝人類型越來越少
曲風越來越相似
演技比爛不比好

而觀眾就只能被動地接受
越來越糟糕的節目和內容…

難怪偶像劇總是需要老牌演員撐場
(何時輪到新演員長進?)
難怪新人總需要別人站台
(雖然那些別人也不一定好到哪去)

所以 我不太喜歡現在的娛樂圈
從人到操作模式 都不太欣賞

大概是我太古板
還是比較習慣去體會那些成功的老藝人
為戲、為歌、為自己的演藝生涯
所付出的苦心和努力

他們至少會「想」過
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為什麼這樣做
或是該怎麼做得更好
而不是一再拿自己走紅的嘴臉
消費早以疲乏的閱聽大眾…

唉…分段寫了好久 果然寫得好混亂…
總之… 
希望新藝人真的可以努力一些
至少 對我這種人來說
認真、努力 然後增強自己實力的藝人 
是遠比只有皮相的
來得有吸引力多了

我不想為我自己都無法背書的娛樂圈作嫁
所以放棄夢想
只是 還是希望這個帶給人快樂和想像的世界
不要因為不懂珍惜的人和環境
一再的放肆而整個爛掉啊… Or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n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