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將進到影劇報實習前
正好遇到其中一位記者 在報導林志玲消息時
錯引網友意見 招致攻擊的事件
因為在網路上目睹了那位記者被網友「修理」的過程
所以特別注意媒體在使用網友意見上的情形(以下以平面媒體的想法來寫)
或許這是影劇線的常態吧!
甚至連長官都希望我們能常常上網了解網友們最近討論的熱門話題是什麼
如果足以做成新聞 再提出與他們討論
雖然覺得不適合這麼做
但我自己也曾幫忙收集了網友在網路上的發言內容
當時似乎有放到版面上的打算 但後來似乎作罷
由於時常接觸網路 我知道網友們對記者這樣的行為常感到不開心
除了發言內容可能被張冠李戴、被扭曲外
自己的發言在未經告知的情況下 被公佈在一份許多人都會閱讀的報紙上
多少會覺得不舒服(雖然 只po在網路上 看到的人不一定就比較少)
到這裡 我想到傳理課中似乎曾討論到相關的內容(我沒有刻意去記專有名詞)
試想:媒體是要給誰看的?->答案:消費者
而 除了民調等制式的方法外 還能怎麼知道消費者想要、想知道些什麼?
網路的出現 正好提供了這樣的一個空間
讓新聞內容的產製者和接受者 多了一些互動的機會
減少製碼與解碼中 因價值觀點不同而產生的困難
也讓新聞成果 能更貼近市場
這樣想不知道會不會太過功利
但 眼見報業的生存越來越不易
如何讓自己的報紙增加吸引別人看的內容
就成了每家報業努力的目標
另外 大家都知道 傳統媒體中 一般人的接近性根本不高
甚至可以近乎0
但是 透過網路 大家多了發聲的機會
雖然 內容不一定正確無誤、也不一定公正客觀
但至少提供了不一樣的觀點 讓有理性的人有不同的思考方向
而前文中所討論到的記者 所做的常常就是整理、集合這些意見
將其匯成一篇「新聞」 幫助不常接觸網路的人 還可以聽到一些小眾的聲音
我對這些東西並沒有很多的研究
只是就自己的親身經驗而言
我覺得「引用」網友意見不一定是壞事
但問題出在「怎麼用」
目前常見方式有幾種:
1.直接以網友id發言 引用其在網上的發言內容
2.概括稱「網友」 無特定內容 只是傳述一些想法和概念
3.記者另外約訪某些特定網友 以非真實身分發表意見
(我一時只想到這些 其他的大家再補充)
最容易引起爭議的是第1種
這一類通常言詞激動、情緒偏激 看起來最具剌激性
但也易產生忙亂中錯引的情形
也容易被記者斷章取義 把方向引導到他自己要的地方去
第2種則常是記者在約略了解網路上的討論方向後
另外還會再做補充、查訪等 提到網友 只是闡述自己的報導動機而已
較不易造成網友不滿
但有時記者會出現「想當然爾」的反應
根本不上網路查詢網友的真實意見 就認為大家應該這麼想
反而讓網友覺得記者在捏造事實
(我就曾看到帶我的記者收到讀者投書 認為他報記者都未真正了解網友想法)
第3種通常出現在專題裡 如做網路美女的專題
表特版的幾位大老 就可能是受訪的對象等
唯一與一般訪問不同的 是大部份不會寫出這個網友的本名
有造假的可能性
較懂得網路生態的記者 多會採取第二種方式
讓網友們想找碴也不容易
我個人認為
如果記者在使用網友意見前 有辦法告知網友
或許就可以避免到很多的誤會
但 悲哀的是 日報媒體強調的是「時效性」
往往還來不及聯絡到網友 截稿的時間就到了
只好到出報後 再來承擔網友不受尊重的氣憤
再從網友的角度看來
網友願意把自己的看法發表在網路上
基本上就應該了解 網路屬於公開媒體
所po的內容 可能會被世界上任何一個人所閱讀
或是被做過度的解讀和解釋(就是解碼時出了問題啦!)
網路媒體遠不同於傳統媒體的就是:它沒有守門員
至少 在你不過分違背道德標準時 是不會有人對你暱名的發言做任何懲罰的
網友們利用這種網路特性 充分發展了每個人的獨特性
讓自己的聲音不再被淹沒在普羅大眾之中
就算你不是名人大官 你也有發表想法的權利
當享受了這樣權利的同時 網友也必須了解其風險:
「你的東西不只有自己看得見」
如果網友所寫 真的不希望其他人知道時
他大可不將其公開在網路中
既然他公開了 大多表示他希望能引起共鳴或是想知道不同的意見
(當然 也有人是單純的發洩 一般而言 記者自己會有所取捨)
就像是一份公開的學術論文 大家都能從中擷取自己需要的部份
只是 論文有著作權 網友的發言在目前的立法中 似乎還沒有而已
所以 如果是我自己啦!
如果我要用第一種方法的話 禮貌上 我會嘗試與網友取得聯繫
使其得知自己的意見會上報 而不是在之後才驚訝的在報上看到自己的id
另外二種方法的話 就還是必須秉持「公正客觀」
不要把他們的說法和意見過度詮釋
應該就能降低網友對記者的敵意吧!
(可以的話 還是要註明消息來源 而為了保護自己
最好把你所看到的發言內容以各種方法備份 以免遭到牢獄之災)
*拉拉雜雜的說了自己的看法… 希望不是太天真的未入行記者亂談啊!*
- Aug 20 Fri 2004 10:43
談:媒體記者與網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